郝世明 | 聚: 北京

2015年9月19日 - 11月3日

近十年来,艺术家和藏家们都对水墨创作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。全新的创作手法涌现,利用传统的毛笔、符号、水、纸张或绢作为载体,对水墨这一历史瑰宝进行解构创新。经典题材和象形符号被重新演绎,线条笔法不再被局限,而传统的文房四宝也被各种新的载体颠覆。

 

郝世明,生于 1977 年,是这场新水墨运动中的佼佼者。他专注于思考跨越时间界限的问题,探索着传统、现代与自身间的关系。他从中国古典文化及古代文献中汲取养份,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。

 

2000 年,郝世明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。在之后的几年里,郝世明不断完善自己的绘画技巧,远离流行热潮,选定绢作为创作载体,并一步步将创作风格从具象走向抽象。迄今,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—用理性挥舞的双线构建成富有层次感的象形文字,字字相扣构成整体画面。整个创作既严谨又具有极简主义的美感,体现了艺术家结合中国哲学思想与自身对佛家的理解之后,对世事变幻及涅槃重生的思考。

 

此次展览的一部分作品,是郝世明对其自 2014 年开始的《千字文》系列创作的丰富和延伸。根据古典教材《千字文》及其书法作品,运用自己的理解,将《千字文》中的每个汉字都进行了结构重组,将它们重新呈现在一个个 30  x 30 cm 的方形框架上,优美的线条直接落笔在绢丝之上,一气呵成。多年持续的书法临习,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其创作灵感。

 

郝世明的创作大都由灰和浅褐两种颜色构成,但他也尝试在其他系列创作中加入更多的颜色。如《晋书》和《唐草》系列便运用了金色和赤色,形成了全新的视觉冲击。此外,一些向传统致敬的山水、岩石及象征权力的符号如椅子等题材,也是郝世明创作和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中,当代水墨无可非议地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。郝世明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场文化革新,进而更好的理解中国当代艺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