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历山大·蒂内1967年出生于摩尔多瓦卡乌沙尼,现生活工作于匈牙利布达佩斯。1988至1991年,他就读于摩尔多瓦基辛纳乌雷宾国立美术学院。作为“新具象绘画”运动的真正先驱(这一运动也是由蒂内发起),亚历山大·蒂内的作品往往关注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,他通过丰富的绘画技巧,以及极具识别性的绘画语言在欧洲确立自己的地位 。
日常中常见的微小事物通常是亚历山大·蒂内的作品灵感来源;随手可得的报纸、杂志、照片、 忧郁的记忆、友谊以及他所能感知的事物等都在他的创作中留下痕迹。对于蒂内非常欣赏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卢卡斯·克兰克的致敬,他也通过自己所处的环境,根据自身的气场,延续了他对于前辈艺术家作品的探索和兴趣。自2013年开始,蒂内的作品逐渐出现黑暗的氛围,作品中也出现的大量拼贴元素,解构了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;在近年作品中,随着颜色浮现,他笔下的人物依然呈现出一种与主流社会及文化的疏离与边缘感,画面中令人不安的能量仍然笼罩于观众的视野。蒂内最新的作品着重探讨网络与隐私之间的边界,在这两种环境中,图像由于不同的边框,呈现出不同的结果。在每一件作品中,人物的身体都逐渐模糊,最终变成残缺不全,直至个体只能作为幽灵或被解体的形象;最后,只有脸部仍然可见,蓝色的纹理贯穿在他的作品中。通过对身体解构的这一过程,蒂内似乎重新回到自己生在苏联时代的童年,回到了现实中充斥了虚构及大众个性消失的时代。
被置于更广泛的东欧绘画运动中,作为新具象绘画的一部分,蒂内的绘画图像复杂而有层次,以阴郁气氛中的具象视觉语言为标志。其作品曾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展出并参加重要展览,如德国雷根斯堡的文献展(2004)、保加利亚舒门的第二届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(2006)、第五届布拉格双年展(2011)等。机构收藏包括萨奇画廊(伦敦)、 Eileen S. Kaminksy Family 基金会(美国)、 SØR Rusche Sammlung Oelde/Berlin(德国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