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胎记》延续了何岸以往对人造光的迷惑,灯光成为了连接作品之间虚无而显性的方式,组成一个碎片的话语 — 类皇冠状的霓虹灯作品《我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举哀你们不啼哭》被置于地上,源自《圣经》路加福音「我们向你们吹笛,你们不跳舞;我们向你们举哀,你们不啼哭。」。挛线形态灯箱是何岸一直在实践的系列,完整的汉字被切割后连接,阅读性的破坏再重组使其成为了一段非线性阅读的它者文字,白色的光像是宣示着这段话内所要求的权利被无视抹去的无力感。另一组灯箱《何桃源》是何岸父亲的名字,也是何岸灯箱作品的标志性符号。破碎重组的广告牌灯箱从高处摔下再灌入水泥,凝固后仍保持着摔下来的姿态。微弱闪烁的灯光使其既像一个标本又如一个带有无声呼吸的生命体,而挂在铁架上的姿态暗示着原教旨中受难的意向。废弃纸箱作为何岸架上作品的重要载体,艺术家试图以不同的图像去改变工业现成品的感官 — 废弃的包装纸箱在铅笔的铺涂下成了一个叙事的片段。
城市和地缘、文学和宗教、政治和个人情感等多种情绪,或暴力或浪漫诗性化地在何岸的创作中实现对立统一。伤害和不妥协是艺术家一直在尝试的语言,这是他从现实中感知、分离再重新介入方式,而其对温度的迷恋也在展览中体现无遗。一如艺术家汪建伟对何岸的评论 — “因为他也许有某种警觉,避免使自己陷入到某种直接的意义中去 — 尽管这种意义可以获得某种赞赏,但他选择继续以“不干不净”的态度来对待那种对意义的持续性幻想。”
何岸,1970年出生于武汉,肄业于湖北美术学院。其创作涵盖了多种形式,时常结合工业材料营造富有感官叙事的装置现场。他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:包括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(2017)、比利时Templon画廊(2014年)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(2009);也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国际群展,例如:《熵》,林冠艺术中心北京,中国北京,2018;《波普之上》,余德耀美术馆,中国上海,2016;《后波普:东方遇见西方》,萨奇美术馆,英国伦敦,2014;《卡内基国际艺术展》,卡内基美术馆,美国匹兹堡,2013;《约会2008》,里昂当代艺术馆,法国里昂,2008等。